電解拋光工藝是一種表面處理技術,其原理是通過電流在特定的電解質(zhì)溶液中對金屬表面進行拋光處理。該工藝利用電解原理,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微小的凸起和凹陷,通過控制電流和電解液的性質(zhì),使金屬表面達到平滑、光亮的效果。
01電拋光過程機理
金屬的電拋光是一種特殊的陽極加工過程,它不同于普通的陽極加工過程,它能使陽極表面平整,達到高度平滑和光亮。而一般的陽極加工過程往往使金屬表面變得更粗糙,不會出現(xiàn)光澤。
一般認為,在電化學拋光時,金屬制品表面同時處于兩種狀態(tài)之下:微觀凸起處的金屬表面處于活化狀態(tài),該處的溶解速度大;微觀凹處表面處于鈍化狀態(tài),該處的金屬溶解速度小,這樣,經(jīng)電化學拋光處理一段時間后,制品表面的微凸起處便被整平,出現(xiàn)光亮的外觀。
關于電解拋光的機理,雖然經(jīng)過多年的生產(chǎn)實踐和科學研究,提出了多種理論解釋,但至今仍未得到統(tǒng)一的見解,尚待深入研究。以下簡單介紹電化學拋光過程的黏膜理論和氧化膜理論。
(1)黏膜理論
在電拋光過程中,在一定條件下,金屬陽極的溶解速度大于陽極溶解產(chǎn)物離開陽極表面向電解液深處擴散的速度,于是溶解產(chǎn)物就在陽極表面附近積累,使陽極附近金屬鹽濃度不斷增加,形成一層電阻比較大的黏膜,并且此黏膜可以溶解在電解液中。
在金屬凹凸不平的表面上,此黏膜分布是不均勻的,在表面微凸處薄一些,而在表面微凹處厚一些。由于凸起處的黏膜薄,電阻小,因此電流密度大,氧氣析出多,故該處溶液的攪動程度大,液體易于更新,因此凸起處的黏膜溶解較快。
而凹處的黏膜厚,電流密度也小,故對黏膜的溶解不利,因此處在黏膜的保護之下,溶解速度很慢。結(jié)果隨著電拋光時間的延續(xù),陽極表面上的凸起處逐漸被削平,整個表面變得平滑光潔。
(2)氧化膜理論
一般認為上述黏膜還有另外一個作用,即阻礙陽極的溶解,使陽極的極化作用加強。在電拋光過程中,在陽極溶解的同時,當陽極電位達到氧的析出電位時,由于新生態(tài)氧的作用,金屬陽極表面上形成一層氧化膜,它有一定的穩(wěn)定性,從而使金屬陽極的表面由活化狀態(tài)轉(zhuǎn)入了鈍態(tài)。
但這層氧化膜在電解液中是可以溶解的,所以此時建立的鈍態(tài)并不是完全穩(wěn)定的。由于陽極表面微凸處電流密度高,形成的氧化膜比較疏松,而且該處析出的氧氣較多,對溶液的攪拌作用大,溶液易于更新,有利于陽極溶解產(chǎn)物向溶液中擴散,故該處氧化膜的化學溶解速度較快。
相比之下,陽極表面的微凹處則處于相對穩(wěn)定的鈍態(tài),氧化膜的溶解和生成速度均較表面微凸處慢。在整個電拋光過程中,氧化膜的形成和溶解反復進行,而且凸處比凹處進行得快,結(jié)果,凸處就優(yōu)先被整平,從而達到了拋光的效果。
02 電拋光溶液及工藝規(guī)范
(1)電拋光溶液
電拋光溶液對于拋光的質(zhì)量有重要影響,其組成視待拋光金屬材料的不同而異,無統(tǒng)一配方。對電拋光溶液都有如下要求:
①電拋光溶液中應當含有一定量的氧化劑,這對金屬表面形成氧化膜和黏膜是有利的,而不能有破壞氧化膜和黏膜的活性離子,如Cl一等存在;
②在不通電情況下,電拋光溶液不應對拋光金屬有明顯的腐蝕作用;
③無論通電與否,電拋光溶液都必須足夠穩(wěn)定;
④電拋光溶液應當有較寬的工作范圍(如溫度、電流密度等)和通用性,允許的電流密度下限應較??;
⑤拋光能力強、電能消耗小、低廉和無毒;
⑥對陽極產(chǎn)物的溶解度大,并且容易將其清除。
由于金屬和合金的物理化學性質(zhì)相差很大,所以很難找到一種通用的電拋光溶液。工業(yè)上采用的電拋光溶液大致分為兩類。
[敏感詞]類是電阻較低的電拋光液。
此類電拋光液可以采用較低的電壓(<25V),其主要成分是磷酸,有時也添加一定比例的硫酸。由于磷酸具有黏度大,對金屬的化學溶解性小,易于形成薄膜、拋光極限電流密度較小等優(yōu)點,因此大多數(shù)情況下都采用磷酸作為電拋光溶液的主要成分。拋光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,可以提高拋光速度、增加光亮度,但含量不宜過高,以避免引起腐蝕。鉻酸是氧化劑,有利于表面形成氧化膜,所以也常添加適量的鉻酐,以提高拋光效果,獲得光亮表面,此外還可防止被拋光金屬的腐蝕。還可加入少量金屬鹽和有機添加劑以改善表面質(zhì)量。在生產(chǎn)中也可采用硫酸與檸檬酸混合型電拋光液,有的拋光液中還加入少量的甘油、甲基纖維素等緩蝕劑。
第二類是高電阻的電拋光液。
用此類電拋光液電解時,需要直流電壓為50~200V,這類拋光液應用較少,其主要成分是高氯酸,有時也加入些醋酸、酒精等有機物。雖然此類電拋光液所拋金屬的光潔程度很高,但生產(chǎn)成本高且不安全,拋光液分解時可能發(fā)生爆炸,它主要用于制備金相磨片。
(2)電拋光工藝規(guī)范
影響電拋光質(zhì)量的主要因素除了電拋光溶液之外,還包括電流密度、溫度、拋光時間、攪拌條件、陰極材料等。只有將這些條件與拋光液的組成很好配合起來,才能得到滿意的拋光效果。
1)電流密度
電解拋光時,多數(shù)情況下,陽極電流密度與被溶解金屬的量幾乎成線性關系。對于任何一種金屬電拋光液系統(tǒng),都存在著最適宜的電流密度。
一般而言,電流密度過低,電極處于活化狀態(tài),由于金屬的陽極溶解,表面將產(chǎn)生浸蝕,表面較粗糙;電流密度過高時,氧氣將大量析出,使陽極局部表面被覆蓋而導電不良。另外,可能引起陽極表面局部過熱,造成金屬表面過腐蝕,表面光潔程度變壞,同時電能消耗也增大。
2)溫度
當拋光電流密度一定時,隨著拋光液溫度升高可以提高電拋光的速度。
因為溫度升高,溶液黏度降低,對流作用加強,擴散速度加快,陽極附近溶液迅速更新,從而有利于陽極溶解。
但從獲得高的金屬表面光亮度考慮,不宜采用過高的溫度。因為溫度過高時,陽極表面拋光液容易過熱,產(chǎn)生的氣體和蒸汽可能將拋光液從金屬表面擠開,從而降低了拋光的效果:
3)時間
電解拋光過程的持續(xù)時間決定于下列因素:金屬制品原始的表面狀態(tài)、所用的電流密度和溫度、電解液的組成以及金屬的性質(zhì)等。
在電拋光開始的一段時間內(nèi),陽極表面的整平速度[敏感詞],以后就越來越小,甚至到某一時間后,再延長拋光時間,不僅不能使表面粗糙度降低,反而會使之增加。因此,拋光時間應綜合考慮以上因素。
一般情況下,隨著電流密度的增加和溫度的提高,拋光時間應縮短。當制品原始表面質(zhì)量好且要求高時,拋光時間應縮短。為了提高表面光亮度,達到良好的拋光效果,在實踐中常采用反復多次拋光的方法,而每次的拋光時間均應控制在許可的范圍之內(nèi)。
4)攪拌條件
電解拋光時攪拌電解液常??梢蕴岣邟伖赓|(zhì)量,因為它能使陽極表面附近的拋光液更新,拋光液的溫度更加均勻,防止金屬表面局部過熱,加快黏膜的溶解速度,從而提高拋光速度。
同時,攪拌還可趕走滯留在金屬表面的氣泡,以消除麻點或條紋。但是攪拌的速度不宜過大,否則會使黏膜溶解速度過快而影響拋光的效果。實際生產(chǎn)中常采用移動陽極(往復式或上下式)的方法來攪拌溶液,移動速度為1~2m/min。
5)陰極材料
電解拋光的陰極一般選擇鉛板。從電流效率的觀點分析,增大陰極面積是有利的,但是增大陰極面積會使Cr6+還原成Cr3+的速度加快,一般采用(1~1.5):1的陰極、陽極面積比。
03 不同基體材料的電拋光工藝
1)鋼鐵材料的電拋光工藝
由于鋼鐵材料種類很多,成分相差很大,不同鋼材應通過試驗選擇拋光液配方和操作條件,以獲得[敏感詞]效果。生產(chǎn)中廣泛采用的是以磷酸、硫酸為主要成分的拋光液,再添加少量鉻酐可以用來拋光大多數(shù)的碳鋼及合金鋼。
電拋光液中各個組分的變化,對電解拋光質(zhì)量產(chǎn)生一定程度的影響。當電解液中硫酸含量高時,溶液電導增加,分散能力增強,拋光面的光澤好。但硫酸不宜過多,否則將使Cr03以Cr03·S03的形式部分沉淀出來,從而降低表面光澤,縮短拋光液的使用壽命。拋光液中水量應保持一定,水量不足時,可能導致Cr03析出。但水的[敏感詞]含量不超過30%,否則拋光面的光澤將下降。
由于電拋光時,鋼鐵件發(fā)生陽極溶解,而且溶解下來的鐵留在溶液中,所以溶液中不斷積累鐵離子。當鐵含量以Fe203計達到7%~8%時,溶液失去拋光能力,需部分或全部更換,或者除去溶液中積累的鐵。除鐵的方法有兩個:一是使鐵在陰極上電沉積;二是使鐵以難溶鹽的形式沉淀。
含鉻酐的拋光液在新配制后需要通電處理,因為溶液中Cr3+過高,以Cr203計超過2%時,拋光表面光亮度下降,通電處理使Cr3+氧化成Cr6+。
鋼的常用電拋光工藝規(guī)范,列于表1中,其陰極材料均采用鉛板。其中配方1通用性好,應用較廣泛;配方2適用于各種類型鋼材;配方3適合lCrl8Ni9Ti等奧氏體不銹鋼;配方4適用于不銹鋼,拋光質(zhì)量較好,溶液壽命長,常用于精密零件。
表1鋼鐵電拋光工藝規(guī)范
2)鋁及其合金的電拋光工藝
鋁及其合金的電拋光多采用以磷酸為主的拋光液。此類拋光液的特點是對鋁基體的溶解速度快,整平性能好,電拋光后金屬表面會生成一層抗腐蝕能力很強的氧化膜層,一般制品不需再進行陽極化處理。電拋光溶液中磷酸主要用于溶解鋁及其氧化物,添加硫酸可以降低拋光液的電阻,從而降低操作電壓,促進電解過程穩(wěn)定。
鋁的純度對電拋光的質(zhì)量有明顯的影響。例如,在三酸(H3P04、H2SO4、H2Cr207)混合拋光液中,拋光含鋁為99.6%的制品時,其反射能力可以提高75%~90%;而對于含鋁為99.2%的制品,只能提高68%~80%,并且純度越低越容易出現(xiàn)斑點狀浸蝕。故欲獲取高反射能力的鋁制品,應當選用高純度的鋁材為原料。
拋光液中的氯離子是有害雜質(zhì),當氯離子的含量超過1%時,鋁制品的表面易出現(xiàn)點狀腐蝕,含量超過5%時,應該部分或全部更換拋光液。此外,拋光液應定期補加水及酸,使拋光液的相對密度維持在1.67~1.70。
拋光結(jié)束后,應迅速將零件從拋光液中取出,并立即進行充分洗滌,否則拋光面上容易產(chǎn)生斑點。拋光后若需除去制品表面的氧化膜,可用10%的NaOH溶液,于50℃左右浸數(shù)秒即可。
目前常用的鋁及其合金的電拋光工藝規(guī)范列于表2,其陰極材料均為鉛或不銹鋼。其中配方l適用于純鋁及鋁銅合金;配方2適用于純鋁、鋁鎂和鋁錳合金;配方3適用于純鋁、鋁鎂和鋁鎂硅合金,溶液需要攪拌;配方4的拋光質(zhì)量好,但成本較高。
表2鋁及其合金的電拋光工藝規(guī)范
3)銅及其合金的電拋光工藝
銅及其合金電拋光常用的工藝規(guī)范見表3。其中配方1適用于銅及黃銅件的電拋光;配方2和配方4適用于黃銅及青銅的電拋光;配方3適用于黃銅及其他銅合金。新配制的拋光液應進行通電處理,通電量為5~8A·h/L。
表3銅及其合金的電拋光工藝規(guī)范
電解拋光工藝是一種重要的表面處理技術,它能夠提高產(chǎn)品的外觀質(zhì)量、耐腐蝕性和精度,是現(xiàn)代制造業(yè)中不可或缺的一環(huán)。
圖文來自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